<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多党合作 >> 建言资政

        建言资政

        关于我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情况的意见建议

        时间:2020年06月28日        来源:

        宁夏得黄河灌溉之利,农耕历史悠久,农业特色鲜明,农产品品质优良。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落实总书记“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程度,增强农业经营活力,重点培育质量上乘、科技含量高、市场容量大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
            为深入了解我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总体情况,探索如何进一步擦亮特色农产品品牌,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增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助力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近期,我们组织区内有关专家、学者以及相关企业家组成调研组,到区内多家企业、相关厅局进行了深入调研,在多次讨论、反复修改的基础上,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战略,从宁夏农业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出发,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宁夏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质量监管品牌保护及市场规范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宁夏枸杞质量监管品牌保护及市场规范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通过统筹规划引领、强化标准化生产、培育市场主体、挖掘文化内涵、开展宣传推介等措施,积极培育有特色、高品质、高效益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特色农产品品牌有了一定知名度。宁夏枸杞成为好枸杞的代名词,具有很强的市场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成为各大电商平台销售的热门商品,其中,“中宁枸杞”品牌价值达161.56亿元,跻身全国农业区域品牌十强;“盐池滩羊肉”成功入选杭州G20峰会、厦门金砖会议、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专供食材;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是业内公认的酿酒葡萄“黄金产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近年来获得700多项国际大奖;宁夏菜心畅销粤港澳地区,成为餐桌新宠;中卫硒砂瓜畅销东南各省。
            (二)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主体有了一定规模。目前,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81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4家。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97个通过验收,其中国家级85个,省级12个。建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5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69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4个、有机农业(水稻)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72个、蔬菜标准园106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74个,示范区覆盖了全区各类优势特色农产品。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各类农业特色品牌317个,“三品一标”农产品687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1个,地理标志商标25件。
            奶产业是我区1+4特色优势产业中基础最好,体量最大,全国最有名,经营最良性的产业之一,应该走高质量发展的路子。目前全区有奶牛60万头,年总产量230多万吨,每天产奶量排全国第四,我们这么个地域小省,这个成绩来之不易.宁夏优质奶源是伊利、蒙牛高端奶主要奶源之一,目前我区每头牛年平均单产8.5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吨。奶产业是我区在全国乃至世界最亮的名片之一。
            (三)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了一定基础。制定、修订了枸杞、硒砂瓜等农业地方标准1000余项,基本涵盖了区内全部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建立了自治区、市、县(区)、乡镇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和监管体系。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码,建成152个追溯系统(其中1个自治区级住宿管理平台,3个实际追溯管理平台,2个第三方追溯平台,146家示范企业追溯体系建设),全部通过第三方机构的评估验收,形成了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网。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全面落实标准化管理措施,目前主要农产品检测合格率均达98%。
            (四)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有了一定经验。2015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大力推动下,成立了自治区葡萄产业发展局,后调整为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对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建设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协调管理。目前,“贺兰红”葡萄酒品牌,整合了国际认可的贺兰金山国际葡萄试验园区、银广夏二三2万亩葡萄基地以及闽宁镇万亩葡萄基地等40多家葡萄原料基地、酒庄,通过“大单品”消费升级战略,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中卫市种植了6万亩标准化硒沙瓜(每亩种植185-205株,株行距1.8m×2m),采取统一种植标准、统一贴标出售,一瓜一标,每颗售价168元,每亩收入3万余元。
            二、存在问题
            (一)品牌影响力不够。目前,我区除了枸杞等农产品在市场上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外,其余大多特色农产品产量低、品牌弱、规模小、经营分散,处于“有牌无名、有名少量”阶段。同时,品牌小、多、杂、乱等问题突出,以葡萄酒为例,尽管国内外葡萄酒业界对宁夏葡萄酒有了积极认可,但广大消费者真正了解的还不多,真正能叫得上名号、有竞争力的品牌很少,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品质优势难以转化为市场优势。
            (二)品牌建设意识薄弱。企业普遍缺乏系统的品牌建设理念、长远规划和保护意识,创建品牌的主动性、自觉性不高。调查中,只有20%的企业设有品牌管理部门,40%的企业设立兼职管理部门,40%的企业没有设置品牌管理部门或专业力量。还有部分企业认为品牌建设性价比不高,投入资金大,短期内很难看到效益,因而忽视对品牌建设的投入,造成品牌“缺文化、少特色”,难以使消费者形成品牌忠诚度。
            (三)产业链条短、带动能力弱。我区特色农产品科技支撑力量不足,精深加工和深度开发不够,很多优质农鲜产品仅以原材料或初级半成品的形式出售,“一等原料,二等加工,三等价格”的现象较为突出,也导致多家生产商生产同一种特色农产品,“一品多标”,产业链条太短。同时,特色农产品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产值较小,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1家,其中产值50亿元以上只有7家。
            (四)品牌建设合力尚未形成。政府相关部门仅站在本行业角度管理特色农产品品牌,行业间、部门间统筹协调和联动不够,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政策引领、经费支持不集中。相关部门对产品质量监管、经营秩序规范等缺乏有效措施,加上农产品的同质化,品牌容易被非法利用、侵权。区域品牌的监管制度和授权与退出机制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出现了企业对区域公共品牌只使用不维护、不提升,甚至滥用的情况。
            三、工作建议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总书记来宁视察时指出:“宁夏是我国的‘枸杞之乡’‘滩羊之乡’‘甘草之乡’‘硒砂瓜之乡’‘马铃薯之乡’,对这些历史悠久、享誉盛名的‘原字号’‘老字号’‘宁字号’农产品,要倍加珍惜,发挥优势,不断提高品质和市场占有率,把特色现代农业做实做强。”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从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宁夏地域面积小,山川资源禀赋差异大,任何农产品都只能以质取胜,要立足宁夏区情,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特色立农、改革活农,认真实施特色产业品牌工程,走信息化、标准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之路。
            (一)加强政府主导推动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河套灌区等粮食主产区要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产品质量提上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总书记来宁视察时指出:“要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整体素质。要着力发展枸杞、葡萄等特色农业,打造集研发、种植、加工、营销、文化、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把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放到全区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高度来谋划。梳理我区现有农业品牌扶持政策、资金、技术、市场等资源,对枸杞、甘草、滩羊、奶产业等特色产品,要一个产业、一套机构、一个班子、一个方案,广泛研究讨论,分析优势潜力、存在问题,明确政策措施和责任主体,推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业品牌化发展。
            (二)推广酿酒葡萄品牌整合模式。枸杞在宁夏种植有500多年历史,是宁夏的“DNA”,擦亮枸杞产业品牌,提升品牌含金量,打造全国高端枸杞之乡势在必行。目前,在枸杞产业发展上,中宁县成立了枸杞产业发展局,但是层次低、力量弱,难以对沙坡头、同心、惠农乃至全区枸杞产业发挥引领作用。我们要以葡萄酒产业发展为蓝本,成立自治区级的枸杞产业发展机构(目前枸杞产业分别由自治区林草局和农业农村厅管理),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协调管理枸杞产业发展事宜,充分借鉴葡萄酒品牌整合和推广经验,参照酿酒葡萄统一种植标准、统一灌装、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分级、统一定价的“六统一”标准,坚持政府主导、企业背书,行业监管、群众监督的原则,做到“以克论价”(百瑞源锁鲜枸杞80g售价99元),集中力量把我区枸杞产业做大做强做好。第三,要加大枸杞品牌监管力度。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做规划、定标准、强监管、拓市场,市场主体抓管理、严执行、提品质、创品牌,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目前,有些枸杞销售企业用外省区生产的枸杞冒充宁夏枸杞、中宁枸杞的名义销售,媒体常有负面报道,要研究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办法,严格查处和依法打击,理顺管理体制,切实保护好我区枸杞品牌。
            (三)规范标准、增强企业带动力。从我区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来看,普遍存在标准不一,市场竞争力弱。法国波尔多的葡萄酒举世闻名,就是因为该产区拥有非常规范的生产工艺,且历经几百年积累和市场检验。我区的枸杞、葡萄酒、硒砂瓜等农产品的种植和加工企业基本上都是各有一套标准,或重制定标准,轻标准执行,制定好了就束之高阁。标准就像法律一样,其生命力在于执行。因此,要进一步制定和规范标准,加大推广实施力度,全面运用先进的种养殖技术,逐步实现主要特色产业的生产和加工标准化,进一步做强市场。同时,要进一步扶持龙头企业,强化利益联结和驱动机制,全方位、多层次推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业品牌化发展。比如,我区枸杞产业这个区域公用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但是缺乏领军品牌,这就需要我们做好规划和统筹,拢指成拳,集中发力,打造枸杞产业的领军品牌。我区奶产业是1+4特色优势产业中基础最好,经营最良性的产业之一,全区有奶牛60万头,年总产量230多万吨,每天产奶量排全国第四,但现在主要是做伊利、蒙牛高端优质奶的奶源基地,附加值低。因此,要调整产业发展思路,以混合所有制形式成立宁夏奶业集团,整合产业链,做自主品牌,培育上市公司,实现高经济价值及税收,带动产业持续发展。再者,可由农投集团通过农发行、国开行等融资,形成产业基金,再以股权方式投入到规模化、标准较好的生产、加工基地,解决流转资金难的问题;可实施区域品牌授权骨干企业培育工程,对行业龙头企业在用电、用工、税收、贷款等方面出台一揽子扶持政策,促使他们做大做强。
            (四)增强优势品牌监管合力。要加强监管保护,切实提高品牌含金量,增强优势品牌监管合力。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税务、公安、司法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与各级人民法院协调联系机制,构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两法”衔接保护机制。在现有的地方农产品检测中心的基础上,打破区域壁垒,组建自治区级的品牌行业检测联盟,对行业内授权的农产品,实行高密度、高效率、高起点的质量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作为品牌授权和退出的依据之一。对枸杞、葡萄酒等优势品牌,建立以股权为纽带的品牌宣传、推广、营销利益共同体,打造权益统一共享的高端区域公共品牌。同时,建立区域品牌授权、退出机制,及时把质量不高、不合格的品牌剔除,确保品牌品质和形象。继续推行“双商标(母子商标)”策略,让相关企业共享区域的品牌效应,同时,企业可保留原有自主商标作为“子商标”,用来明确具体生产者的职责。同时,对销售假冒产品、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要严格查处和打击。

        【打印本文】